上海大学2018年度审计例会交流发言稿-- 经济学院

发布日期: 2018/04/12  投稿: 孙友霞    部门: 未知   浏览次数:    返回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交流发言稿

一、学院简介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2008年。现有经济系、金融系,以及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政府效率研究中心、能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现代金融研究中心、金融信息分析中心、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学院现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招生覆盖5个二级学科,下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6个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3个二级学科)、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金融、国际商务2个专业硕士点,工商管理硕士(MBA)金融专业,以及3个本科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学院也是CFA(注册金融分析师)官方合作伙伴。

二、改革缘起

2016年,在学校审计处的领导下,学院按照《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各项要求,学院完成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学院工作包含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交流、党建工作等方面,而这些工作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院的竞争力。在目前的形势下,制定出一套适合学院发展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内控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对学院发展能起到既能有效促进、又可发挥监督反馈作用的内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树立绩效管理理念,以便于更加精确地查找学院运行中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并提升学院运行效率。于是,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提上了学院行政重大工作的议事日程。

三、改革过程

2016年,学院作为上海大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试点学院,进行全面的系统改进。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由学院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由院办牵头,以财务办公室为核心,成立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领导小组,学院各行政部门联动配合,开展二级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校审计部门领导、审计事务所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了解和学习了上海其他高校的二级学院绩效评价做法。学院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多次会议讨论,以学院的战略目标、具体职能为出发点,决定将"投入"、"产出"、"效果"三个方面作为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初步构建可行性二级学院绩效评价指标。学院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召集学院各相关部门多次开会专题讨论,逐步细化和调整绩效评价的二级、三级指标。

酝酿多时,新的二级学院绩效评价指标得以出台试行。依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要求,学院各部门积极整合、搜集相关数据并向审计事务所提供数据。评价指标体系执行过程中,学院与校审计处、审计事务所之间时刻保持着密切沟通。经过反复的实践和论证,三方讨论决定,对于数据无法提供的、可行性不强的或者评价意义不大的具体指标进行删除;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尚未涵盖的可行性强、与绩效评价密切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增加。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可行性强的、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学院运行情况的绩效评价体系。

四、改革亮点

1、科学借鉴,因地制宜

科学借鉴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不照搬照抄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科学借鉴其他高校的二级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盲目套用;从学校及学院的具体职能和战略目标出发,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一套可行性高的、针对性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以"投入、产出、效果"为主体的全方位导向评价指标

二级学院的指标体系设置坚持全方位导向,在指标设计中既以结果为导向,又完整地集聚行为过程和品质特征为导向。因此,学院形成了以"投入、产出、效果"为内容的全方位导向评价指标。

首先,从结果导向出发,二级学院的绩效评价要综合考虑其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目前,高校中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所以对二级学院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绩效评价,满足了国家、大众对高校资源投入产出信息公开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学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其次,绩效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学院的投入和产出的结果分析,还包括了学院工作服务的效果,以强调学校在工作服务过程中社会贡献意识以及对师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学院的效果指标纳入了社会效益指标和影响力指标。其中,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年度考核情况、教育教学质量排名、社会捐赠、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影响力指标包括:教师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这些效果类指标共同构成了学院的品质和价值选择。

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学院的绩效评价体系坚持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做到全面、综合评价。定量指标如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主要表现为用数据客观分析学院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才培养、科学发展等,客观分析学院的资源利用效率、回报率;定性指标则是用来传达学院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服务精神,如影响力指标,通过问卷形式考察教师对学院的满意度,学生对学院的教学培养、管理服务满意度等。以达到全面、综合评价的效果。

4、权重的分配上,以"产出"为侧重点

学院对于"投入、产出、效果"三大指标的权重分配为32%、53%、15%,侧重于对"产出"的评价。理由在于: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是难点,权重的分配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一个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管理质量受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但各项因素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不同因素的权重分配也应当不同,对于关键性因素,应当加大权重。而当评价指标体现侧重点时,学院的各项工作也将会被引导到这关键性的工作中去,发挥了评价指标体系正确的导向作用。对高校学院的工作重点而言,无庸置疑,应该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及创造丰富的科研成果。

五、改革效果和长效机制

2016年,学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通过收集经济学院基本情况、资金的收入与支出、部门战略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了经济学院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战略目标完成与履责情况。改革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可行性强的、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学院运行情况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作为问题自查机制,有助于学院从结构分析和整体效益分析中更加精确地查找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对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和发扬,对存在的问题得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强对不足环节的改善,帮助学院更好地精准定位,有的放矢地提升学院综合竞争力;

(2)作为激励导向机制,有助于学院确立今后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向。绩效评价的重点评价内容自然成为了学院的工作重心,引发学院的重视程度,激励学院去完成重点目标;

(3)作为可推广机制,可供其他学院借鉴,能够作为上海大学二级学院绩效评价的通用指标体系。

学院的绩效评价体系还建立了健全可靠的长效机制。学院绩效评价改革领导小组长期存在,负责听取学院内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随时产生的对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的意见建议,同时注意收集学院外部(兄弟院校、合作单位等)关于二级学院绩效评价的有益经验,当发现与学院新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评价指标或者与学院发展不符的旧的评价指标,便通过学院绩效评价改革领导小组发起研究讨论,对现有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改。

六、执行情况和体会

学院执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年多以来,得到了大家的共同支持,虽然也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最终都得到了圆满解决。

首先,由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制定时充分听取、吸收了校审计处、审计事务所以及学院各系各部门的多方意见,这些意见既有专业性保障,又符合学院的战略目标和职能,因此这一体系十分符合学院办学实际,在实际执行时很少产生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制度和执行两张皮的情况。

其次,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执行过程中,也体现了学院各系各部门对学院改革举措的高度认同和令人满意的学院执行力。无论是学院领导还是普通教职工都能高度认同学院实行绩效评价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具体工作中都能够主动配合院办完成绩效评价工作。

再次,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于个别出现的需要修改和调整的指标,学院实时与校审计处、审计事务所进行沟通讨论,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实时修改和调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工。二级学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进行不断摸索、不断在试错中前进的过程。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院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在绩效评价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院人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有信心结合学院的快速跨越式发展,在学院向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学院迈进的过程中,把学院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经济学院

2018.04